近年來,教導兒童讀經已經在全世界各地蔚為一股風潮,有許多老師和家長,在得知讀經的益處後,紛紛教育自己的孩子;在學校或者在社區亦可見到熱烈開展的讀經活動。如何正確地引導和帶領孩子讀經,就成為很重要的課題。

教導兒童讀經本身並不是很困難的事情,但是作為一個老師,首先必須要熟讀經文,而且不可以讀錯。至於速度應該如何,我們要視孩子的年齡而定。高年級的,速度可以快一點,而學齡前的,速度不宜過快。因為讀經時,最主要是讓他們的心定下來,讀快讀急反而會導致他們內心的急躁。多年的教學經驗表明,讀經應該不急不徐。老師在帶讀之前,內心的準備也是很重要的,最好能把情緒緩和穩定下來,聲調不宜急促、不宜過高。對所要教讀的內容在上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。為什麼要這樣?因為老師有自信,學生自然有信心。老師如果能把經文讀熟,甚至可以背下來,學生聽到老師流暢的讀誦和抑揚頓挫的音聲,學習的興致自然就很高。老師如果沒有做好準備,不但心慌,又容易斷句錯誤,學生就無法讀得通暢,難免他們會心生懷疑:『老師讀得水平是這樣還來教我們?』如果有家長陪同,也會質疑老師的學問到底有多少?所以作為一個導讀的老師在課前應該調適好自己的心理,並做好充裕的課程準備,上課纔能收放自如,學生自然會隨之歡喜地學習。

老師應有的課堂表現 

1.首先聲音要洪亮,要有精神,學生自然能精神奕奕,不會懶散。

2.千萬不要有斷句錯誤,否則會誤導學生。所以要注重自我進修。

3.讀經可以有抑揚頓挫的表現,隨著聲韻的高低起伏而自然晃動,不知不覺地,就會陶醉在讀經的樂趣中。

4.語速不宜過快。讀得慢,讓學生吐字分明清晰,有助於心定,再透過抑揚頓挫的經典誦讀,還可以慢慢地體會個中的道理。因為我們知道 『讀書百遍其義自現』的道理 。末學教的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,爺爺被選上了孝悌楷模,全家聚餐慶賀時,這個小朋友就在餐桌上面抑揚頓挫地大聲說道:『孝悌也者,其為人之本歟』,在座的大人都感到吃驚:這麼小的孩子就懂得孝悌是做人的根本,而且話是在獲得孝悌頒獎後講出來的。因而我們不能輕視周遭小朋友的領悟能力。

我們讀得很慢的時候就很容易隨文入觀。什是隨文入觀?是指隨著文章文詞的意境,我們能契入瞭解字義。所以讀慢有它的好處,尤其是37歲的小朋友更需要慢讀教導。《弟子規》講道:『凡道字,重且舒,勿急疾,勿模糊』因此教導小孩讀經,自幼應當教他讀得清楚明白,同時也奠定他言語清晰的基礎。至於驗收學生背誦時,速度可以快一點。

用此種方法教學,有許多家長、老師反映:孩子透過讀經之後,在學校的表現特別的優秀。比如,過去孩子沒有膽識,膽量特小,當老師要他起來讀書時,不但沒有自信,加上顫抖的聲音,語音就更不清楚了;透過讀經的訓練,孩子上課被叫起朗誦時,就非常地有自信,每一個字都讀得鏗鏘有力。故經典誦讀確實可以培養孩子的耐心、訓練孩子的膽識,尤其是膽小的小朋友,他的自信心也會相對提高。

(語速和斷句的示範請聽如何教導兒童讀經的音聲版MP3

總之,語速的快慢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接受情況,纔能拿捏準確,掌握因材施教纔是最好的方法。

老師在教學過程中,其實是最大的收穫者,也就是所謂的教學相長。尤其是體會個中的道理後,會深切向往聖人的大智大德,很多的句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。誠如朱子所言:我們讀聖賢書,展開典籍,就要能察覺到自己的言行舉止、起心動念與聖賢的教誨是否有所不同,如有不同,就要即刻改正。故當一個好的導讀老師,在教學過程中,個人修養的提陞是成效顯著的。 

老師的課前練習準備

自己先讀一讀,聽一聽自己的朗讀效果,讀得很熟稔,經義就會慢慢契入到心海里。教出來時就會覺得特別的愉快。   如果能熟讀歷史上的八德故事(孝、悌、忠、信、禮、義、廉、恥),穿插在課堂中講解,效果會更好。透過自己充分的學習,你周遭的人,包括家長就會覺得你的氣質和言行以及你的態度無形中都在提陞。所以讀經,自己可以得到很大的益處。 

經典的選取

作為童蒙養正的基礎,最好的莫過於《弟子規》,如將其每一句都落實在日常生活中,就打好了聖學做人的根基,而後再讀其他的聖賢典籍:如《三字經》、《孝經》、《大學》、《論語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、《禮記》、《易經》等。 

讀經要不要背?

我們來思考一下,凡事如果有求,就會感到很痛苦,不論大人或小孩,設立某種目標後就要非常盡力,要特別經過訓練纔能達到。往往覺得學習是一種困難和壓力,那麼我們讀經用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減少學生的挫折和排斥呢?要經常地讀誦、熟讀,透過這樣的方法,經義、經文就可以順暢而自然地吸收和背誦下來。這是因為人的耳朵最利。舉例來說,聽一首歌10遍以後就耳熟能詳了。如果每天讀經10遍,一週能讀70遍,70遍後就會很自然地記下來,即使記不下來,也可以朗朗上口。所以讀經要鼓勵學生每天讀,如果父母親子一起共讀,那是最好不過了。 

家庭的有效配合

讀經不應該只有小朋友讀,應該是全家一起來讀。如果家裡的成員由父母帶領在飯後撥出30-60分鍾共同讀誦,一年的時間可以把《論語》完全背下來。諺云:『半部論語治天下』,父母讀後若能深入義理,無論處事還是待人都會更加練達,對於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進行都有很大提陞作用。

由於現在的小朋友受到電視、電腦的污染相當的嚴重,我們對抗這兩種傳媒的污染,可以積極地采取全家一起讀經的方法來防範,不但意義非凡,而且陶冶性情就在讀經中。借著潛移默化,自己的言行舉止也會透過經典、義理的熏陶而逐漸變化氣質,誠如古人所言:『讀書無非在變化氣質而已』。父母率先以身作則,則子女焉有不傚彷之理?所以這是最好的修學方法,也是奠定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的根本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南屯兒童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