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讀經教育疑問解答九題

近日收到一些有關讀經教材如何選擇的問題,現為大家提出以下建議:

一、如何選擇讀經教材

1、《論語》2、《孟子》3、《詩經》4、《大學》5、《中庸》6、《易經》7、《黃帝內經》8、《左傳》

不要唯讀《三字經》,浪費時間。不要用大人的思維去考慮孩子。對孩子來說《三字經》與《論語》是一樣的,他們都不懂。“學而時習之”與“護舒寶,天天離不了”是一樣的,你別為你叫三歲的小孩子能理解 “為什麼離不了護舒寶”。

另外一定要堅持,孩子很有毅力,大人就不成了。

家長們,一定要堅持住。我們堅持孩子才能成才。

補充幾句,〈論語〉〈孟子〉是立人之本,必須先讀。不讀《詩經》小孩子長大不會寫詩。〈左傳〉比較長,所以後讀可以,(如果孩子記憶較快)有時間再安排一下〈莊子〉〈離騷〉,〈左〉〈孟〉〈莊〉〈騷〉是最美的文字。這四本書背完,你的孩子就才華橫益了。唐宋八大家不敢和你孩子比了。

但是還是以立人為先,〈論語〉〈孟子〉必須先讀。〈唐詩〉有精力讀一讀,沒精力不讀也可。〈三字經〉唐詩等比較膚淺的東西就當課外讀物好了。

孩子的童年時期很長,0-13歲都算,只要家長有心,堅持不懈,年年安排一些內容給孩子學習,是可以學習非常多的經典的。我的建議是,先學初級啟蒙,人文初建,先正其心。再學初級古文,再接再勵,勇攀頂峰。之後學習詩經,唐詩,古文觀止類,高山遠望,覽盡風光。此時孩子已經擁有豐富的知識,良好的學習習慣,超常的智慧,家?準備好各種東西,為孩子辦理好圖書館的證卡,讓孩子在知識的海洋上自由翱翔,做父母的功至名歸,不亦說乎。

二、兒童讀經能否理解?

個人認為不能理解,也不需要理解。我老師曾給他4歲的孩子聽一首日文歌曲,三遍,孩子便能一個假名不錯的唱下來。他理解嗎?一個字都理解不了,但是能背唱。這是孩子的天性。大人沒有了。大人不理解的東西是無法記憶的。孩子不同。尤其是3歲以前,記憶力甚強,理解力基本為零。小孩子連“你”,“我”這兩個字都弄經常混淆,如何讓他理解《三字經》那麼高深的文章呢?

三、記憶時能否讓孩子理解?

個人認為能。因為就目前中國人狀況而言,大人沒有幾個能理解古文的,哪怕是最粗淺的、片面的,甚至理解的是錯誤的。自己不懂怎麼讓孩子理解呢?這一點,王教授已經講的很清楚。只要讀,不用理解,長大後慢慢理解。(不信,讀者可以想一想《學而第一》再看朱子的注,你的理解是否正確,自然而明)

四、是否理解後才有興趣?

個人認為不是。興趣是因成就感而起。當他記住後,大人立即給予鼓勵,興趣自然形成。小時候奶奶教我用日語數數,其實是最無聊的東西,可我還是喜歡。當時連漢語數數都數不好,可是用日語數也一樣。不信現在各位大人用日語數數試試,就知道多麼枯燥了,沒有幾個月也弄不明白。但是小孩子的想法卻不同。只要你念,他跟著讀,記住了,就鼓勵他。

五、《論語》長《三字經》短嗎?

個人認為,《三字經》也很長。我花了三個月時間也沒記住。長句可以縮成短句讓孩子記。《三字經》每天記10句,論語每天記一句,看看哪個長?王教授舉例說“小朋友,我們讀長詩還是短詩?”,“短詩”,“短詩讀每週20首,長詩每週讀半首,讀長詩還是短詩?”,“讀長詩”。就是這個道理。長短不是問題,問題在於合理安排。

為何我不主張讀〈三字〉經?因為他的價值比較小。如果認為它合轍押韻,易上口,那麼不如先讀〈詩經〉。〈詩經〉大多4字言,很短,讀起來很順。有了詩經基礎後,才可能理解〈論語〉〈孟子〉”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”,否則說能理解,那是自己騙自己。另外古今有幾人能理解〈詩經〉也未必然。歐陽修曾寫專論,來說明〈詩經〉深奧。所以不要讓孩子理解,書讀多了讓他自己去琢磨。

另外講到孩子“喜歡讀的書”,其實孩子什麼書都不喜歡讀。只要你給他讀,教他念,他什麼都喜歡。不信你去做實驗,那一本〈三字經〉一本《論語》和一個冰激淩,你問他喜歡哪一個。

六、孩子這麼小怎麼教?

其實越小的孩子越好教,剛會說話甚至不會說話的最好。因為他們還沒有資本挑剔呢。”小朋友跟我讀“他就跟你讀,但是”大人跟我讀“他就不跟你讀。因為他有思想了。4歲以上的孩子有了思想,不好辦了,有時候他們不聽話。這方面我沒有太多經驗,不知如何才好。但是對於聽話的孩子《論語》是最好的選擇了。其實我還是不大同意,先簡後繁,先易後難。兒歌最簡單,小貓小狗的故事最簡單,那麼要先學兒歌嗎?不能,這樣就耽誤孩子了。當然《三字經》是很好的開端。讀《三字經》的孩子比未受過教育的孩子好的多。但是我依然建議把《三字經》、《百家姓》跳過去,直接讀四書五經。這不是孩子認為簡單,而是大人認為簡單。

七、父母的堅持很重要

我兄弟的小孩,就沒有讀《三字經》,直接讀《論語》。起初也有一些懶惰,半月天以後就一切順利了,現在已經讀五個多月了,可以治理天下了(半部論語)。我沒有教過他《三字經》,不知道他接受起來怎麼樣。也許會比《論語》更快一些吧。可是沒有《論語》有價值。而且我直接用的繁體字,現在論語中多半的字都認識了,才三歲多。

 

這個事情開展的過程中,最大的阻力不是孩子,是大人。他們開始基本持反對意見,我要教他孩子,近乎于求他們。起初一個月,我工作忙沒時間去,就間斷一天。為了我侄兒,我盡力把一些事情推掉。現在他們看到長出了,他們自己也會教。所以開展這個事情最大的阻力就是大人的思想。不能所有的事情都依照孩子的興趣。必須樹立一種威信,讓孩子聽話的威信。另外因為大人讀論語讀不懂,甚至念不順,所以認為太繞口,不好學。自己先沒興趣了,就覺得孩子怎麼會有興趣。所以最大的阻力在大人。

我計畫明年《孟子》讀完,開始讀《詩經》同時給他安排課後讀物,《唐詩》讓他自己去看吧。我就不另外教他了,偶爾抽幾個,看看掌握情況就可以了。

再重申一下我的計畫:《論語》《孟子》《詩經》《大學》《中庸》《左傳》,如果進度比較快,再安排《周易》《尚書》。課外閱讀《三字經》《百家姓》《唐詩》《宋詞》《老子》《離騷》《莊子》《史記》《資治通鑒》。課程是先挑最難的、最經典的,課外是由簡到難。

這些書,大部分我是讀過,雖然很多讀不懂,但畢竟可以查資料,查字典教導孩子讀。我希望中國將來所有的小孩子都能讀懂這些書,而且能象我們看小說一樣速度讀他們。將來的孩子就不用迷戀王朔了。

八、讀了這些書,高考又不考,怎麼辦?

以上所開列書目,無論孰先孰後,只要在十三歲前讀完,即可。十三歲以後,大概上初中後,他們喜歡讀什麼就讀什麼,喜歡學什麼就學什麼。有了這些書作基礎,孩子不會太離譜了。如果孩子以後依然有興趣,唐宋八大家,程朱理學,王陽明心向論等等,太多可以學了,不過那都是自學,我們沒辦法教了。如果不喜歡學文,學理也可以了。有了這些書作基礎,更本不用擔心文科會如何,屆時,他們的文才不亞于唐宋八大家了。所以可以完全不學語文了,不用擔心高考語文成績。英語只要學半年就可以去參加高考了。所以喜歡學理專心學理就可以了,高考不是問題。

九、如何選擇音樂?

找中國古典音樂(古琴最好)、世界名曲,每天給孩子聽,至少聽一小時。這些曲子是觸動心靈的,通常比較幽雅和諧,孩子不會哭也不會鬧。無論他醒著還是睡著,只要給他聽就行。一年左右的時間,名曲大概就可以聽幾遍了。您孩子從小就能成為音樂天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南屯兒童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